陳映真(1937年11月8日—),台灣的當代小說家。
语录
自述
- 說到當創盟(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我原是很不喜歡當頭頭的。創盟的時候,他們提議讓我當主席,我就一口拒絕了。後來胡秋原先生講了一句話,我心裏為之一震。他說,您知道在台灣推動中國統一運動,如果由一個較有聲望的本省人來做,遠遠要比一個外省人來做更有意義。我一想這是很對的話,我就不能推辭了。[1]
論文學與寫作
- 自己的作品即便被譯成幾種外語;即便在洋人的課堂中受到品評;即便得到西方文學大獎,那喜悅與榮耀都遠遠不及作品受到十數億中國同胞的認識、愛讀和評論。[2]
論人物
评价
- 徐復觀:「海峽兩岸第一人」(鄉土文學論戰中)
- 聶華苓:「陳映真的小說,就是一個具有人的體溫、愛情、憂愁、憤怒、同情的思想家的藝術作品。」
参考文献
- ↑ 陳映真:台灣的文化人需要反省
- ↑ 陳映真,〈序〉,《陳映真自選集》2000年三聯書店出版社。
- ↑ 關於台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答陳芳明先生陳映真以這句話暗批,陳芳明多年來總政治投機,左右逢源。
外部链接
维基语录链接:名人名言 - 文学作品 - 谚语 - 电影/电视剧对白 - 游戏台词 - 主题 - 分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quote.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