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ebp)
賴清德
賴清德(1959年10月6日—),民主進步黨党员,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曾任國大國民代表、立法委員、台南市長、行政院長。為內科醫師出身。
語錄
行政院長時期
副總統時期
- 國民黨的國家認同,我說這個像精神病,精神分裂一樣。[8]
- 台北是疫情的開始。
- 指出台北市是疫情的開始
關於網軍
- 民進黨需要一場君子之爭,也希望蔡總統「要求她的網軍停止攻擊我」,這些攻擊對未來團結沒有幫助。
不以人廢言
- 我們必須傾聽他們的聲音,不以人廢言,也不因人數多寡。[註 1]
誓言退出政壇
想跟習近平吃飯
- 想跟習近平共進晚餐
走進白宮說引美國怒
- 當台灣總統可以走進白宮,我們所追求的政治目標就已達成
- 大選是白宮與中南海的選擇
關於居住正義
- 有注意到房價在降嗎?[10]
空頭支票
- 未來8年不論社會住宅、包租代管,都要增加到25萬戶,租金補貼則增加到50萬戶,讓三項總和達到100萬戶,滿足目前家戶租屋需求及青年需求的總額。
紅線說
- 國際的紅線就是台灣的紅線。
關於性平
- 台灣現存愛滋病感染主因,不再是共用針筒引起,而是男男同性戀[11]
政府大撒幣補助
台灣為中華民國
賴清德主張臺灣獨立,制定新憲法,但反對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2014年訪問上海時表示:
台独說詞反覆不一
賴清德在2023年7月27日接受彭博商業周刊時發表了類似华独的言論,並表示:
其它爭議言论或失言
注释
- ↑ 繼蔡英文在㘣山大飯店講出:「冷氣還不錯」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失言之後,身為國家副元首的賴神更火上加油。但根據國語詞典解釋其語意:語出《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指不因為瞧不起這個人,就認為他的話一無可取。也作「不因人廢言」。 意指賴神瞧不起「7/16公平正義,救台灣大遊行」的這群人。
- ↑ 2006年,檢方指控吳乃仁在台糖董事長任內售地給春龍公司,涉及背信、圖利等罪,將他起訴。監察院於2011年9月16日通過彈劾案,該案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2012年2月29日,臺中地方法院依背信罪判刑三年。經長期上訴後,2014年3月26日臺中高分院再審,判處吳乃仁有期徒刑9個月。2014年5月28日,吳乃仁進入法務部矯正署宜蘭監獄服刑。
- ↑ 但網民肉搜後發現其中一位學生被起底是東海大學學生會長,甚至在高教平權、定額補助私大記者會中,都有現身,被質疑找自己人當演員。
- ↑ 南台灣受熱帶低壓籠罩影響,各地紛紛遭受暴雨狂襲,高雄、台南、嘉義等多處出現淹水狀況,甚至有強風吹垮高雄大樓鷹架,導致3人死亡。
- ↑ 賴揆對商業總會擔心風力發電會夏天沒電,冬天有電,他致詞時巧妙用小故事回應,他說有個媽媽天氣好的時候難過賣傘的兒子沒生意,下雨則難過賣鹽的兒子沒生意。
參考
- ↑ 翁嫆琄. . ETtoday新聞雲. 2017年10月13日.
- ↑ . 自由電子報. 2017-11-29.
- ↑ 徐政璿. . ETtoday新聞雲. 2018年08月06日.
- ↑ 李欣芳. . 自由電子報. 2018-08-10.
- ↑ 徐政璿. . ETtoday新聞雲. 2018年08月24日.
- ↑ 方佳琳. . TVBS新聞網. 2018/08/24.
- ↑ . 中時電子報. 2018/11/28.
- ↑ 2023-4-23
- ↑
- ↑ 2023-5-16
- ↑
- ↑ 為了拉攏年輕票,拋出補助私大學費政策,他在東海商圈「巧遇」兩位東海大學學生,其一為學生羅姓準會長,配合三立新聞製作一則假新聞,演出一段歌功頌德的吹捧大戲
- ↑ .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 ↑ 提台獨共識論 賴清德:因為對岸只聽到單一聲音 Template:Wayback, 民報, 2014-06-08
- ↑ 自信心 助台灣中國平等互惠 Template:Wayback, 台灣教會公報, 2014-06-19
- ↑ 社評:賴清德不是台獨 只是不愛講中華民國 Template:Wayback,主筆室,上報,2018-04-18
- ↑ 蔡丁貴率眾到市府抗議 批賴清德用華獨打壓台獨 Template:Wayback,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NOWnews 今日新聞,2017-01-09
- ↑ 賴清德的務實台獨主義 國民黨反問:獨派接受「借殼上市」? Template:Wayback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ETtoday新聞雲,2017-09-28
- ↑ 葉素萍. . 中央社. 中央通訊社. [2023-08-07].
- ↑ . 上報 Up Media. 2023-08-15 [2023-08-15].
- ↑ 張暐珩. . ETtoday新聞雲. 2017年11月29日.
链接
维基语录链接:名人名言 - 文学作品 - 谚语 - 电影/电视剧对白 - 游戏台词 - 主题 - 分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quote.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