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
語錄
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生命与时间
- Do you love life ? Then do not squander time ; for that's the stuff5 life is made of .
- 翻译: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
- ——富兰克林
生命与创造
- 「生命是實現道而成就功業的動力:本領閎大,開廓得開,這是生命的溶解力,莫之為而為,所以是天才。生命之向外冒是天。因為是天,所以常不是因『理性的自覺』而冒開:一、在生死鬥爭之際,能冒出不能冒出,除幸運機遇外,全靠其生命的潛力,這裡沒有任何理性的考量與設計;二、在『見幾而作』之際,能不能見,見而能不能作,亦完全靠其發自生命的直覺與躍動,這裡亦不是任何理性所能安排與使令,所以是天才。生命愈強烈的,這種生命的創造性愈大。」[2]:241
- ——牟宗三
生命与爱
生命与文化
印度哲學
- 青春的精神是点铁成金的奇异的宝石。(4月18日之每日名言)
- ——泰戈爾
霍京
對於生命
- “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 "Life would be tragic if it weren't funny."
- 「無論生命讓你面對多大困難,不讓自己怨憤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你不能嘲笑自己和人生,那你就是失去希望。」[3]
- “Its also important not to become angry,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life is, because you can lose all hope if you cant laugh at yourself and at life in general.”[4]
- 「一,記得仰望星空,別低頭看腳邊。二,不要放棄工作。工作帶來意義和目標。少了工作,人生是空虛的。三,倘若你幸運找到真愛,記得把握,別拋棄。」-摘自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紅牌主播黛安索耶(Diane Sawyer)專訪。[5]
- 身體與精神不能同時殘缺。(New York Times 2011/05/10)
- 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生氣是不好的對策。我的方法是不斷的思考問題的根本,並且做一些其他事情。有些時候,我甚至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看到答案,以黑洞和訊息遺失的例子來說,我花了29 年才找到答案。(The Guardian, 2005)
- 霍金說那全是「報紙的吹噓」過了頭。1990 年他告訴洛杉磯時報謂:「我符合一位傷殘天才的部分:我至少是傷殘⎯⎯雖然我不是像愛因斯坦一樣天才….. 群眾需要英雄,他們將他捧成一位英雄,現在則將我捧成一位英雄⎯⎯雖然我的條件差得遠。」
對於女人
女人,是個永遠解不開的謎。(The New Scientist, 2012)[6]
對於安樂死:支持安樂死但是沒有選擇安樂死
在另一個同於香港舉行的記者會中,霍金回答一名叫斌仔(鄧紹斌)的癱瘓病人所提出關於安樂死合法化的問題,霍金說:「他有自由選擇結束生命,但那將是一個重大錯誤。無論命運有多壞,人總應有所作為,有生命就有希望。」[7][8][5][9]
談死亡
「我不怕死,但我不急著死。我還有很多事想做。」-摘自接受「衛報」(The Guardian)專訪。[5]
法律法规
日期 | 國家地區分區 | 人士、作品、摘錄 |
---|---|---|
1934年10月31日制定 1935年01月01日公布 1935年07月01日施行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刑法第 24條 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體、自由、財產之緊急危難而出於不得已之行為,不罰。但避難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
1934年10月31日制定 1935年01月01日公布 1935年07月01日施行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刑法第151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財產之事恐嚇公眾,致生危害於公安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
1934年10月31日制定 1935年01月01日公布 1935年07月01日施行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
1946年12月25日制定 1947年01月01日公布 1947年12月25日施行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憲法第15條 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
参考文献
- ↑ 季羡林.《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ISBN 7801737016
- 1 2 牟宗三. 《政道與治道》. 增訂新版四刷. 台北市: 台灣學生書局. 1991.
- ↑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73010/. 2016-01-19 [2020-01-13].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http://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6/jan/19/stephen-hawking-warns-threats-to-humans-science-technology-bbc-reith-lecture
- 1 2 3
- ↑
- ↑ 吳嘉俊. . 大紀元. 2006-06-14.
- ↑ 陳淑君 (编). . 新华网. 2006-06-15.
- ↑
参见
维基语录链接:名人名言 - 文学作品 - 谚语 - 电影/电视剧对白 - 游戏台词 - 主题 - 分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quote.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