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仁
孔子论仁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
众而亲仁
,
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
。”
——《
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里仁為
美
。擇不出
仁
,焉得
知
?”
子曰:“唯
仁
者能好人,能惡人。”
——《
论语
里仁第四》
论儒家之仁
大
道
废,有仁义
;
智慧
出,有大伪;六亲不
和
,有
孝
慈;
国家
昏乱,有
忠
臣。
——
老子
《
道德经
》第18章
(“孝慈”一作“孝子”)
孔子
的
知
(理论)既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观念论的,
则其见之
仁
勇
(
实践
),也必是仁于统治者一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
人民
,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
为人民服务
的。
——1939年2月20日
毛泽东
致张闻天的一封信中,谈到儒家旧道德之“勇”,这是毛泽东最早提出“
为人民服务
”之处。
参考文献
参见
人
、个人、人权、人道主义
爱
、
忠
、
恕
礼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quote
.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